> 财商

台达荣获"2024年中国典范雇主"与"人才吸引和保留典范"

财商 2024-12-09 16:50:14

驱动人才共鸣 赋能员工职涯

上海2024年12月9日 /美通社/ -- 12月6日,台达在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前程无忧于上海举办的"2024中国典范雇主颁奖典礼"上,以健全的招募计划、价值观驱动人才共鸣,以及人才培养与赋能员工职涯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从约3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2024年中国典范雇主"称号,这是台达第五度获得此荣誉,此外,台达也首次获得"人才吸引和保留典范"殊荣,由台达中国人资长廖哲彦先生代表领奖。台达致力通过打造注重高技术、高专业知识素养的高质量岗位促进智慧制造,并提供员工定制化培训、规范化的薪酬管理体系和专业管理双信道发展平台,激励员工专注工作并长期留任,赋能公司人才永续发展,并贴心关爱员工身心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2023年,台达员工培训111万人次,员工培训人均时长达27小时,员工满意度达91%。

1_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甄荣辉先生(左)为台达中国人资长廖哲彦先生(右)颁奖,肯定台达在人才培养与赋能员工职涯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1_前程无忧首席执行官甄荣辉先生(左)为台达中国人资长廖哲彦先生(右)颁奖,肯定台达在人才培养与赋能员工职涯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2_台达从约3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2024年中国典范雇主”称号,这是台达第五度获得此荣誉。此外,台达也首次获得“人才吸引和保留典范”。
2_台达从约300家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2024年中国典范雇主”称号,这是台达第五度获得此荣誉。此外,台达也首次获得“人才吸引和保留典范”。

廖哲彦先生表示,台达重视高质量人才的社会招聘和高潜能人才的校园招聘,秉持"在台达 永续发展你的未来"的雇主品牌核心价值,将人才策略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致力打造永续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体系、灵活的调薪及奖励策略,用高质量岗位载体撬动一流潜力人才,从管理到技术,抢占未来人才高点。在人才培养与发展方面,台达建立了全球化的培训体系,根据员工的不同成长阶段,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例如推出数字转型课程体系,在管理学院和技术学院的框架下,规划数字转型课程体系,识别未来数字转型所需要的能力,同时新增流程管理、架构管理、研发管理等课程,助力员工从传统制造技能向智能制造技能转型升级。

台达积极打造敏捷组织,为组织转型提供强大动力,2023-2024年已开发/引进27门数字课程,并对5,794人进行了训练。台达搭建了先进的 Academy 平台,为员工提供丰富多样的在线课程,2023 年度,该平台累计上线3,681 门课程,吸引了 391,136 人次参与学习,全球训练总时数高达 2,108,987.5 小时。在人才招募方面,台达与国内知名高校展开深入合作,通过举办行业论坛、暑期营、产学研项目以及设立优秀学者奖学金计划等,每年引进超过230名研发和先进智造领域的优秀人才。此外,台达也重视内部推荐机制,近三年通过内推成功入职的新员工数量接近1,000名,透过内介机制,让人才高效、自由的流动,使候选人对公司文化和价值观有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快地融入团队并做出贡献。

台达秉承"诚信、创新、协同、共融、赋能"的企业文化,打造学习型组织,从观念到行为的维度对员工进行赋能,并尊重员工独特的背景、技能和视角,创造领域和机会,鼓励员工充分表达并贡献所长,2023年,参加工会的员工比例达89%,劳动合同签订覆盖率和社会保险覆盖率则皆为100%。面对日益复杂的文化背景、世代差异以及不同群体需求,台达则持续致力于构建多元、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鼓励同仁相互理解、尊重差异,尊重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性别、年龄、经验水平的个体,让所有不同背景的人才在台达发挥所长。

台达搭建开放、多元、共融的沟通平台,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定期举办员工座谈会、跨部门交流会、与高管有约等活动,通过实时、双向的沟通机制,迅速公开公司信息,员工意见得到及时倾听与反馈。同时公司尊重员工独特的背景、技能和视角,创造领域和机会,鼓励员工充分表达并贡献所长。根据组织目标和员工自身潜能,搭建公开透明的晋升和轮岗机制,面向不同层级的员工,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计划,使员工有机会在组织内实现纵向和横向发展,不断丰富经验与技能,拓宽视野和格局,提升竞争力,更好地适应业务需求和未来的变化。

中国典范雇主评选始于2008年,是由前程无忧率先发起的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选拔。中国典范雇主评选一直致力于展现中国人才管理的最高水平,旨在表彰那些在人才吸引、培养和关爱等方面有领先举措,并藉此获得卓越业绩和保持持续发展优势的典范雇主。台达曾经于2020-2023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典范雇主奖项。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Q:230098551)。

Copyright © 2024 东方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