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商

欧莱雅在南海大地艺术节举办"美之道•论"对话

财商 2024-12-11 15:55:09

"美的哲学"与"水的精神"互通共融

上海2024年12月11日 /美通社/ -- 12月7日晚,一场"美的哲学"与"水的精神"互通共融的思想盛宴,在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核心区之一——风景如画的西樵镇举办,这是一场由欧莱雅发起,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指导,广东新快报社、南海区西樵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美之道"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美的哲学"与"水的精神"同频共振

本次"美之道•论"对话以"大美泱泱 在水一方"为主题展开讨论。对于美的认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而对水作为精神投射的载体,同样存在多种解读。可以说,美,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向往,是一种哲学观,而水则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儒家中,"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一种品德;在道家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不仅是品德更是处世态度;在佛教中,水则为清净之物,荡涤尘埃,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上述三点,又都在"美"的范畴里,美,不只是形式上的华丽,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觉悟,是心灵与世界和谐共振的方式。它不止存在于艺术的创作中,更遍布于社会的每个角落。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南海区委办、区府办主任黄健鹏,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夏远,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邝颖新,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麦凌宇,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歌手、声音艺术家朱哲琴,中山大学教授张振江,艺术家、作家、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伟,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策划研究与传播负责人何海洋,资深播客制作人梵一如,羊城晚报报业集团金羊网总编辑孙朝方,广东新快报社编委、总经理林波等嘉宾以及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代表出席活动。嘉宾们围绕主题,解码"水之美""美之道"的文化魅力。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麦凌宇在致辞
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麦凌宇在致辞

麦凌宇在致辞中形容,西樵"因水而生",被考古学家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因水而兴","佛山桑园围"申遗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桑园围不但是水脉,更是文脉;"因水而名",在南海区水上南海发展战略的引领下,西樵凭借天然的水脉优势,正在续写着水系南海的篇章;"因水而美",大地艺术节落地西樵是最美的文化结合。

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策划研究与传播负责人何海洋在分享
北京瀚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大地艺术节中国团队策划研究与传播负责人何海洋在分享

何海洋在致辞中介绍,本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就以"水系南海"为主题,这是与近年"水上南海"的战略不谋而合,希望到来的观众能够通过艺术,更好地去认识这片土地,这里的文化,传播一种属于南海本土的文化精神。

中山大学教授张振江在分享
中山大学教授张振江在分享

在主题分享中,中山大学教授张振江以"水与岭南文化融合"为题做了深入分享,他阐述了岭南文化版图的历史变迁,分别从文化的形成、变迁、融合以及中西交流的角度剖析了岭南文化的特殊性,尤其从建筑的特点上,引出了岭南文化中的海洋文化特性,从而强调兼容并包、中西融合的独特文化。在文化融合中,水就成为了重要的载体,在张振江看来,水脉是古代的"高速公路",它是联系人的重要途径,有船就可以相互来往。但他同时强调,尽管岭南水资源丰富,但却处于"水质性缺水"的尴尬位置,他呼吁要珍惜水资源,水不但是生命的源泉,更是我们文化交流的纽带。

圆桌对话环节
圆桌对话环节

水是美的参照载体,它不但自身美,也为万物提供美的参考

圆桌对话环节中由资深播客制作人梵一如担任主持,与歌手、声音艺术家朱哲琴,艺术家、作家、洛可可创新设计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贾伟,和美术馆执行馆长邵舒以及欧莱雅北亚及中国公共事务总裁兰珍珍等多位不同背景的专家一同具体而深刻地探讨了"大美泱泱 在水一方"的当代含义。

朱哲琴在分享
朱哲琴在分享

来自广州的朱哲琴,她首先分享了儿时记忆中的粤语文化中水的寓意,结合她已经参加过两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再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在她看来,水是变化万千的,液态时为水,固态时为冰,气态时为云,水的顺势而为是一种智慧。而本次大地艺术节所在的西樵山,是一座熄灭了千万年的古火山,也是珠三角文化的起源点之一。从艺术创作的在地性来看,朱哲琴早在2022年,便以永久声音艺术作品《西樵禅钟》参加第一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她希望通过声音艺术的方式提供一个"场",让更多人参与到艺术体验中。水与声音在某种角度,有相似之处,水遇到阻碍会变通,声音则常有回响,在处世态度上二者异曲同工。朱哲琴在2024年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上的声音艺术作品以《听山》为题,通过在地创作,运用了40Hz–12000Hz 的不同频率,通过采样、音频编辑、现场传输交互技术,把西樵山的风声、泉水、钟鸣、与听者的呼吸与心跳同频共振,天与地、我与世界在这片开放无界的场域以听的方式即时相遇,在山中建构了一个关于"听"的能量场。希望观者可以在作品中实现自由互动和探索,每个人在这个场域里,成为他们自我感受的主人。

兰珍珍在分享
兰珍珍在分享

兰珍珍回忆了以往如何跟水的博弈,如何体会水性,她坦言,现在的她最喜欢的运动是游泳。在分享过程,她分别从"与水之关系""与水之处世""与水之美学"三个角度分享了自己对"水"的理解。首先,她以自身经历分享了不同年龄段对水的态度,她表示,希望能像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泳"不放弃,希望和团队一起成为"弄潮儿"。在她看来,水可"静"也可"进",这是一种处世态度,既要顺其自然,也要乘风破浪。在美学上,水是美的参照载体,它不但自身美,也为万物提供美的参考。她坦言,在欧莱雅工作的近30年的时间里,水的智慧也一直给欧莱雅中国的"美丽事业"带来启发。水在自然界中有重要的净化作用,欧莱雅作为一家美妆企业,其产品生产与水资源息息相关;水的宽阔带给人心平静和力量,欧莱雅也希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美好的力量。

兰珍珍认为:美不只在于外表,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觉悟,是心灵与世界和谐共振的方式,因此欧莱雅中国特别提出了"美之道"这一美育理念。在传播"美"时,"道"既是抽象的思想方法,也是具象的道路路径,亦是抽象与具象交织的匠心技艺,因此欧莱雅打造了三大项目让"美之道"深入人心: "美之道•论"——就像今天在西樵镇举办的这场对话;"美之道•径"——像欧莱雅近期与卢浮宫共同设计和推出的名为"致美"(De toutes beautés!)的导览路径;"美之道•秀"——以欧莱雅今年在进博会策划的人文大秀为代表。

贾伟在分享
贾伟在分享

贾伟从自身的经历谈及了与"水"的缘分,来自宁夏的他,看起来误以为跟水"无缘",但实际上,在他几岁的时候,便跟着母亲横渡黄河,直至现在,他每年还会参加横渡黄河的运动。从工作的角度,2009 年,贾伟的工作室迁至北京西海畔,"一山,一水,一寺"的盛景如诗画般展开,触动着他与伙伴们的创作灵感。工作室直面西海,那浩渺烟波成为来客心中难忘的景致,亦为工作室注入新的活力。泛舟于西海之上,于水的环抱中闲聊谈合作,"水"由此化作他独特的思考空间与创作逻辑。

在水的润泽与启迪下,贾伟的艺术创作如泉涌。《高山流水》仿若能听见水的潺潺乐音,《荷塘月色》让月色与水色在作品中交融,《如花海洋》是艺术想象力于深海中的绽放。而他尤为自豪的是,在众多艺术家中崭露头角,以精妙笔触为电影《阿凡达 2:水之道》手绘艺术海报,赢得国际导演卡梅隆的赞誉和认可。

如今,贾伟作为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参展艺术家,在旧丝厂中展示他的艺术新作。丝厂,这一"桑基鱼塘"生态体系的关键一环,见证着水、桑树、蚕与鱼的和谐共生。在贾伟眼中,此中蕴含的是儒家"天人合一""仁爱"的深邃理念,他以艺术之名,将这份对水与自然的感悟,通过公共艺术传递给大众,亦是他艺术理念"美"的呈现。

邵舒在分享
邵舒在分享

邵舒来自江浙,水的氛围早已习以为常,但工作经历从上海到重庆再到广东,前一段是沿着长江往上走,后一段则沿着海岸线来到了更南的地方。谈及自身与水的缘分,他也表示自己最喜欢潜水。他说,一方面,和美术馆的建筑主体,在设计的时候就融入了水的理念;另一方面,和美术馆也办过两个和水密切相关的展览,对"水之道"在艺术中的表现有着深刻的体会。

嘉宾合照
嘉宾合照

在提问环节,有媒体就南海文化艺术投入和经济发展间的平衡发问。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回应道,文化艺术不能单从经济角度考量,它在社会治理层面作用不小,能潜移默化地凝聚人心,将道德观念、审美意趣内化至民众心间,于无声处滋养社会文明,夯实公序良俗根基,化解矛盾,顺带节省治理开支。因此,无论当下还是着眼长远,政府深耕文化艺术,都是南海近年因地制宜选定的适宜发展路径。

这一次文化交流活动虽然只是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对"美之道",对"水"的哲学意义却作了全新诠释,本次活动尤为难得的是,邀请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代表一同参与,使得美的诠释能在青春一代有效延续,正如嘉宾们总结的:美,确实不只是外表的华丽,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觉悟,是心灵与世界和谐共振的方式,我们应该学会用"美"的眼光品万物,用"水"的态度处世行事。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Q:230098551)。

Copyright © 2024 东方时讯